
小学语文评课心得分享(一)
(1)字词教学中的思想教育
“识字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地位。教材中涉及的字词不仅承载着知识内容,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。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若能注重通过深入挖掘字词背后的思想因素,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,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。
周海伟老师在字词教学中采取了寓教于乐、以用论用的方式进行设计。例如,在初读课文时,他让学生先尝试“生”字的读法与听写,随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该生字意义。接着,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字和课文之间的联系,“劝告”这一概念逐渐浮出水面。
具体而言,周海伟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。他通过设计富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情境(如:“围绕‘劝告’这个词你最想提哪些问题?”),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新知。“既让学生了解‘劝告’的基本含义,又引导他们理解这一概念所反映的社会价值”,这种设计既具有亲切感,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周海伟老师在字词教学中的教育策略体现了两重性:一方面,他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景(如《亡羊补牢》中的“劝告”寓意),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字意义;另一方面,他又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认知。这种多角度的教育设计为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(2)课文教学中的思想渗透
在小学语文教材中,思想品德的内容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之中。教师若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,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,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,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。
周海伟老师在文言文中注重通过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,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意义。“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养羊人后悔?”这一问题设计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,“同桌表演中受到的教育”则为本节课增添了丰富的文化气息和情感色彩。这些做法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深刻理解,更展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用心与智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周海伟老师以具体的例证和生动的情境,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出发,深入分析问题,最终引发正确的人生思考。这种教育模式既注重知识传递,又重视价值观培养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(3)学科整合的深层意义
语文与思品学科的整合,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,更能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和道德意识。通过将两者有机结合,教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,使教育回归本质:培养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格,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周海伟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科整合,将语言文字的训练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。他以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,既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,又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环保意识。这种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。
总之,语文与思品学科的整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。通过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,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,使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(二)评课心得总结
此次评课心得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。首先,我认识到字词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,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。其次,我意识到在文言文中注重语言的生动性与形象性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,这是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有的特征。
最后,我深深体会到学科整合的必要性。只有将语文与思品等学科有机结合,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,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得到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。
总之,这次评课心得让我受益匪浅。它不仅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,也让我更加坚定地朝着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目标迈进。希望今后的教学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积极的态度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,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