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阅读练习题及答案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生活中,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,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,掌握答题技巧。那么问题来了,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阅读练习题及答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阅读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》,完成下面问题。
1、全诗写了什么内容?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?
2、从意象和表现手法方面分析,诗歌是怎样来写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的呢?
3、在诗中,诗人也提到了自己,把诗人表现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来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?
4、“中国/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/所写的无力的诗句/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”,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。
答案:
1、诗表达了作者通过雪地棉花的“雪”与时代的对比,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艰难环境和农民的苦寒生活。诗人表达了对人民群众苦难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。
2、诗中运用了自然意象(风、雪等)营造出凄凉的氛围;选取了无家可归、少妇、老农等人物,通过他们对土地和农人的描写,抒发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
3、“告诉我的”——自己对“中国”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,以及对比现实中的社会问题的态度。
4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时间与自然的变迁,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。这种抒情方式,既表现了诗人的情感,也展现了时代的困境,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阅读练习三篇不同的文章:梦回阅读练习题答案及赏析
1. (1)以风、雪等自然意象渲染氛围,苍茫而悲凉。
(2) 选取了几类人做描写对象,突出民族苦难之重:无家可归的北方农夫,我,失去了家庭和丈夫的蓬发垢面的少妇,年老的“母亲”,失去了家畜和田地的垦殖者。
3. (3)象征、比喻、反复咏叹、叙述、描写等手法的运用。
4. (4)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给苦难的祖国带来温暖,表达了对祖国前途命运的忧虑,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了一颗赤子之心,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梦回荒馆月笼秋,何处砧声唤客愁。
深夜无风莲叶响,水寒更有未眠鸥②.
【注】 ①林景熙,宋末诗人,宋亡不仕。 ②鸥:相传鸥是最无机心的禽鸟,古人常以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。
(1) 想题了多少?(2)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?
3. (1)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,请简析全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愁的。(4分)
(2)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,意蕴丰富,请对此加以赏析。(4分)
阅读练习二:
1.本诗的诗眼是什么?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。
3.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。(6分)
参考答案:
(1)第一句,描写了梦醒时荒凉的旅馆中见到的秋夜月色,渲染心中的悲愁。第二句,通过砧声描绘客居的羁旅之愁。第三句和第四句,以深夜的寂静与莲叶的响动相衬,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
(2)①最后两句中未眠鸥,用来比喻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或无助。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。②以未眠鸥来衬托作者辗转反侧、长夜难明的愁苦,渲染了凄凉的气氛,寓情于鸟,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阅读练习三:
1.本诗的诗眼是什么?请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。
3.赏析最后两句的表达技巧。(6分)
参考答案:
(1) 想题了吗?(2)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?
(3) ① 最后两句中,未眠鸥,用来比喻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或无助。这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悲苦之情。
② 以未眠鸥来衬托作者的辗转反侧,长夜难明的愁苦,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