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特点
高适和岑参都是盛唐边寒诗派的杰出代表,他们都有过从军生涯,都曾经浴血沙场,而他们所作的诗歌也多是在自己自己戍守边疆时所作。从诗歌风格上看,高适的诗取材广泛,其中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关心。他曾三次出塞,写下许多反映边寒生活和战争场面的作品,这些诗歌大多是从国家安危、人民苦乐起笔,其诗慷慨悲壮、气象雄浑,而且思想深刻。而岑参的诗则多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,有的是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善战,而更多的则是描绘边疆奇异风光,以及当地的生活习俗。他的诗作以“奇壮”著称,追求语奇、意奇。
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特点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特点一、在题材、内容上以描写边地风光,军旅生活为主; 二、在感情上以慷慨激越,昂扬奋发的情感为基调,时杂悲凉气息; 三、风格上雄奇奔放,瑰丽多姿,极富浪漫气质;四、体制上则多采乐府体,尤以七言歌行为多。
高适的边塞诗
1、《营州歌》 营州少年厌原野,孤裘蒙茸猎城下。 虏酒千钟不醉人,胡儿十岁能骑马。
2、《塞下曲》 结束浮云骏,翩翩出从戎。 且凭天子怒,复倚将军雄。
3、《塞上》 东出卢龙塞,浩然客思孤。 亭堠列万里,汉兵犹备胡。
4、《蓟门行五首》 (一)蓟门逢古老,独立思氛氲。 一身既零丁,头鬓白纷纷。
(二)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 (三)枕上片时春梦中,行尽江南数千里。
岩罕的边塞诗
1、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 2、更催将追骄虏,莫遣沙场匹马还。 3、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 4、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 5、枕上片时春梦中,行尽江南数千里。 6、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
岩罕与高适的共同特点
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特点 一、共同的主题:描写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; 二、共同的情感基调:慷慨激越、昂扬奋发; 三、共同的风格特点:雄奇奔放、瑰丽多姿、浪漫气质; 四、共同的体制特色:以乐府体为主,尤以七言歌行为显著。
推荐阅读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